乳企粉饰业绩忙:贝因美靠补贴 三元股份百亿买理财
主营产品勒令停产、极草身份遭否、信披存疑……一直停牌的青海春天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下滑再次印证了这家公司当前的窘境。
据年报显示,合并报表后青海春天2015年的营业收入为14.017亿元,同比下滑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76亿元,同比下滑2.09%。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青海春天借壳上市以来首次使用合并报表后的数据。所谓合并报表,是指集团公司中母公司编制的报表,即母公司将其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汇总后,抵消关联交易部分,得出站在整个集团角度上的报表数据。
根据公告,若剔除子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的净利润,青海春天2015年净利润为-5.428亿元,公司年末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6.3073亿元。相对于合并报表后净利润仅下滑2.09%的数据,青海春天实际亏损可谓惊人。
此外,该公司主营产品冬虫夏草纯粉片2015年的营业收入为11.174亿元,同比下滑41.05%,其在全国各地区的营业收入均呈大幅下滑状态,也就是说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叫停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之前,青海春天的营业状况就已呈衰退之势。
不仅如此,青海春天在广告方面的投入也大幅缩减。曾经“冬虫夏草,现在开始含着吃”这一经典广告语使“极草”开始为消费者熟知。但在2015年,公司广告费用同比少52.66%,缩减了一半。
对于2015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下滑,青海春天表示由于报告期内国内经济大环境处于持续下行的趋势,社会消费力水平、购买力水平相比2013、2014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影响了该公司的经营状况。
这也导致青海春天无法完成借壳上市之初的业绩承诺。据悉,青海春天承诺子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183亿元、3.634亿元、3.975亿元、4.266亿元。而春天药用2015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29亿元,距离承诺业绩还相差3434.58万元。
此外,伴随着监管部门的层层询问,此前备受关注的青海春天信披存疑原因也逐步浮出水面。界面新闻曾报道,青海春天极草产品被勒令停产,上交所质问青海春天是否知情不报。近日,青海春天发布公告,称国家食药监总局于2015年7月11日向青海省人民政府发送的《停止试点产品的函》,仅抄送了青海省食药监局,并未抄送上市公司及春天药用。
此外,独立财务顾问于2016年4月13日对青海省食药监局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结果表明,青海省食药监在今年3月28日前,未对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下发过《停止试点产品的函》。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叫停函件的时间刚好在青海春天借壳上市后一个月,青海食药监局为何未将叫停函件抄送青海春天?界面新闻致电青海春天董秘办,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眼下,极草系列产品停产依然是青海春天面临的难题,而子公司春天药用获得新的《药品生产许可证》为公司发展带来一线希望。
据悉,新证的有效期为2016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生产范围为“中药饮片(直接口服饮片,净制、切制)”,涉及春天药用净制冬虫夏草原草系列产品,但却不能作为冬虫夏草纯粉片的生产凭证。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青海春天原草系列从未进行过深入开发,其市场认可度并不高。
界面新闻走访青海春天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的两家门店,发现其中一家较大的门店正在搬迁,销售人员解释“这里店租太贵”。
店面内青海春天原草系列和“极草”系列都在销售,“极草”系列的生产日期均在2014、2015年,其中最新产品极草-双层片从本月开始做促销活动。
销售人员表示,冬虫夏草销售并不稳定,公司客户大多还是老客户,以购买“极草”粉片为主。不过,原草系列近一个月的销量有所增加,与极草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