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影院神猜想之 当VR遇到4D大片之后
目前,火热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经在2月22日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拉开帷幕,其中引起我的关注的是VR技术和4D电影的首次联姻。我们ZOL的前方记者亲身享受了一次用VR眼镜看4D电影的逼真和震撼。那么影院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应用并普及这一新鲜的观影方式呢?今天我们不妨就对未来的影院进行一番大胆的猜想,看看VR遇到4D大片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未来影院神猜想之 当VR遇到4D大片之后
看电影如今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因为那些上映的各档新片,更重要的是层出不穷的影院技术能够为我们带来更为身临其境的效果,传统的电影技术,更注重视听觉体验,例如3D、IMAX等。再配合震撼人心的声音技术,力求为观众营造出沉浸感。
VR和4D能否在一起?
而4D电影技术的出现,将震动、吹风、喷水、烟雾、气泡、气味、布景和人物表演等效果模拟引入3D电影中,这些现场特技效果和剧情紧密结合,配合影院的电动座椅,营造一种与影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让观众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多重身体感官体验电影带来的全新娱乐效果,身临其境,惊险、紧张刺激。但是很多观看过4D电影的朋友却纷纷吐槽“还能不能让人好好看电影了”。由于目前技术的不成熟,4D电影并没有在国内全面普及,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会成为未来影院的主流,那么未来的影院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体验呢?
3D和IMAX将成过去式
3D IMAX 4K这几个词无疑是当下影院技术的代表,目前大多数影院所采用的就是偏振式3D技术。其原理就是将图像分为一个纵向的偏振光和横向的偏振光,然后在3D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上纵偏振片和横偏振片,这样就保证了不同的偏振光进入相对应的眼镜,最后大脑合成立体的画面。那么为何偏振式3D技术这么普及呢?首先由于偏振式3D眼镜的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大降低影院的采购成本。其次,由于偏振式3D眼镜重量轻,不需要眼镜开合,所以没有闪烁的现象,观众长时间观看不累。
国内的IMAX影城
而IMAX则是是Image Maximum这几个字母的缩写,意思就是最大图像,这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底片更大和更高分辨率的电影放映系统。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而IMAX 3D则是IMAX立体影片的放映技术,IMAX 3D使用两盘IMAX专用的15/70胶片,一盘胶片对应一只眼睛,通过偏振过滤眼镜或红外同步系统配合电子眼镜以提供两个单独的图像。结合IMAX巨幕,IMAX 3D能够带给观众非常逼真也更加立体震撼的超大视野效果。
图为偏振式3D眼镜
图为快门式3D眼镜
相比于以上3D和IMAX,4D电影在国内上映的数量比较少,4K则是好莱坞大片最新的分辨率标准, 我们常见的4K一般分辨率为4096×2160,受限于高昂的拍摄制作成本,4K电影迟迟没有在全球普及开来,因为无论是前期的拍摄、影片存储、后期制作、影院播放,都需要专门的4K设备。而目前能够生产4K放映机技术的厂商有采用TI生产的3DLP芯片的巴可、NEC、科视以及采用LCoS技术的索尼。此外,就观众的实际观看感受来说,很难分辨出4K电影和2K电影之间的区别。因此各大院线显然没有必要大规模引入4K电影放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