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网

从H.265收专利费,论自主掌握核心专利技术的重要性

相信大家对此前HEVC Advance高调宣布H.265收取专利费记忆犹新。回顾一下,HEVC Advance从2015年7月22日公示H.265的收费条款,到10月1正式开始授权、收费,再到12月18日推出新版许可架构。其中新的授权规则不仅把费率减半,还把年度上限定在了每年250-4000万美元(视服务或设备类型而定)。

但就笔者来看,不论是HEVC Advance霸道地宣布收取专利费,还是显得有人情味地宣布降价,自始至终,主动权都掌握在他的手上,而依赖于其专利技术的相关方则只是任其宰割的鱼肉。如此尴尬被动的处境,任谁都想改变。

习近平主席曾发表过《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讲话,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事实上,对于视频编码行业长期以来受制于国外的尴尬局面,国家也采取了应对措施。如国家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成立了专门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研制出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编码标准AVS,目前已经更新到AVS2。据AVS工作组发布的公告显示,经对比测试,AVS2对超高清和高清视频的编码性能与H.265/HEVC相当,但其收费规则尚不明朗。

另外,就在此前结束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高强度视频压缩编码技术TIVC7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殊荣,此举也再次证明了国家对视频编码行业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

TIVC7,有着视频编码界领头羊之称,在高强度压缩编码领域,比HEVC等同类技术呈现出更强的技术优势。压缩性能上,比H.264提升了60%以上,与H.265相比,提升了35%,实现了450Kbps/720P高清图像、900K/1080P超清图像、5-6M/4K大屏超清图像的优异表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TIVC7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高强度视频编码技术,对于国家技术安全、音视频编码产业安全、相关企业安全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国家技术安全层面

TIVC7的专利数多达73项,主要专注于核心的信源压缩技术、编解码算法等,由此筑起一道高强度的视频编码技术保护壁垒,形成强大的专利池。这有利于壮大中国视频编解码自有知识产权,提升我国数字视频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2)音视频编码产业安全层面

从整个产业层面来说,受制于别人的不是专利费,而是技术。我国音视频编码产业在技术开发、应用和发展方面相对较晚,因此在这方面的技术掌握还比较弱,音视频编码核心专利技术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TIVC7,无疑能有效扭转此种不利局面,保障我国音视频编码产业不受国外厂商的钳制。

(3)相关企业经济安全层面

对企业个体来说,使用高压缩率的视频编码已是大势所趋。若使用H.265等收专利费的编码技术,则意味着企业在盈利未知的前提下,每年就必须缴纳巨额的专利费,这对企业来说是存在经济风险的。TIVC7具备强大的技术优势,不收取专利费,能帮企业节省一大笔支出。

综上所述,以TIVC7为代表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编码技术对维护国家技术安全、扭转视频编码产业尴尬局面、帮助个体企业节省经济支出,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我们也不能妄自尊大,盲目排外,对于国外先进的视频编码技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