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iOS 13,我想说说 iPhone 相机和相册
iOS 系统无疑一直是每一次的 WWDC 上的重中之重。毕竟作为苹果的硬件销量核心,它的每一个小改动都影响着数以亿计的用户。
我相信你已经在这么多天关于 WWDC 报道中看了关于「暗黑模式」的种种,说实话是真的漂亮。我在更新 iOS 13 以后,立刻切换为「暗黑模式」,完全是新的视觉感受。
但在我看来,这一次的 iOS 13 对于相机和照片的着重改变才是它最值得回味的地方。
其实在过去的一年里, iPhone 相机的硬件规格的确已经被一些主流的安卓旗舰超越。安卓手机在硬件上已经有了跨越式的进步。于是很多人发出了「iPhone 拍照不行了」的声音。
其实我也一度部分认同这一个观点,所以我也使用了目前一些主流安卓手机进行拍照。一开始的确会有很多惊喜,但是如果最后让我选择,我还是会坚定地选择 iPhone。我一直很难和别人表达这种感情,因为我也无法具体描述到底哪里让我不能割舍。直到这一次的 iOS 13 ,我觉得我获得了答案,即:
「摄影理念」。
是的,其实 iPhone 相机对于手机摄影一直有着自己的理念。所以我想在这篇文章中说一说我认为的四个理念核心。
在技术上模拟相机
在这一次的 iOS 13 相机中,Apple 添加了人像模式的人像光效调整的亮度功能。
自从 iPhone 推出人像光效模式以来,我基本都会在拍摄人像以后直接选择自然光让人物的面部亮起来。而这一次,也终于更进一步,可以让用户自由地选择「自然光」的强度。
其实在专业摄影师的影棚中,摄影师会通过控制灯的闪光指数,光源的距离等等方式更改照片中光线的强度。而这一功能的初衷也是如此,iPhone 通过自己的算法让你不仅仅实现拍摄过程中「有光」,与此同时还能让你在拍摄过程中「调整光」。而且还会模拟光源距离的特性,靠近就是硬光更加硬朗,远离就是软光更加柔和。
是的,其实在专业摄影师看来,这个功能虽然听起来很高级,其实就是简单的「面部选取」然后「对应提高亮度」。没错,如果从技术剖析的角度来说,的确如此。但更重要的是,添加这个功能的原动力是:
苹果一直在模拟相机摄影的拍摄特性增加功能。
(Shot on iPhone XS Max 人像模式)
其实如果你有长时间使用 iPhone 摄影的经验,这一点会十分显而易见。在双镜头的初期,iPhone 推出了人像模式。而人像模式虚化的这一特性本质是模拟相机摄影中的「大光圈镜头」。
绝大多数的专业人像摄影师,一定会有一个大光圈的定焦镜头虚化背景,让人物脱离出来。但相机的大光圈镜头,其实是通过「改变光圈值」的方式控制不同的虚化程度。
所以 iPhone 人像模式的进一步进化就是模拟这种改变。因此后来我们可以在人像模式中,直接调节不同光圈值进而调整虚化程度。
我印象非常深,在一开始 iPhone 宣布这一功能时,很多人提出「安卓很早就有」。是的,的确 iPhone 并不是第一个提出人像光圈大小改变的。
但是时至今日,你会发现在人像光圈的模拟上,iPhone 是最为自然的。任何一个专业的人像摄影师,都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
因为人像光圈模式的改变,不是简答的「模糊」就可以了。在真正的相机上,每一档光圈值焦外都会有一定的特征变化。比如「光斑的大小,形状」都是会改变的。所以 iPhone 的人像模式也是如此,充分模拟了相机「焦外特征」,而且的确会随着光圈数值的改变而演进。
(iPhone XS Max 中的光圈调整)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由于目前 iPhone 相机的光圈都是可以在前期或者是后期调整的。所以 iPhone 会有一个拍摄的默认光圈值,但这个数值是会根据场景产生变化的。这体现了 iPhone 自己其实是有一套「光圈系统」,而并不是自己任意规定一个「虚化」程度是某一个光圈值。
这再次说明 iPhone 上任何一个功能的添加,我们都可以在相机上找到一个对应原型。再通过算法让这一个过程「一键实现」。比如很多人认为人像光效的单色舞台光的效果不好用。但是实际是这一个效果可以让你拍摄很多的有质感的人像。比如下面这一张:
(iPhone XS Max 单色舞台光拍摄)
事实上,如果你想用相机拍摄这样的照片,你需要背景纸和灯光一起配合才可以。
iOS 13 人像光效还有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即「High Key Mono」,效果如下图:
这是一种干净简洁的高调风格,有一点和单色舞台光相对的意思。一种是低影调,一种是高影调,都是人像摄影中常见的布光场景。
对于「瞬间」的追求
在说起这一个部分之前,特别想要先分享一张照片:
这是一张我在斯坦福校园内的教堂里拍摄的照片。当时我刚走进入教堂,就被一角的光线所吸引。而正巧的是,有一个牧师读着什么。
我当时脑子里立刻想到,这会是一张很棒的照片,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所以立刻掏出 iPhone,右滑相机快速构图按下快门进行捕捉。我在想要进一步的时候,牧师就已经坐下了。
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想要记录的精彩瞬间真的是「转瞬即逝」。几秒钟的时间就可能就会失去一张好照片。这一次还好,即使我没有拍到,我只会失去一张好作品。但是如果是一些重要时刻,就会留下一定的遗憾。
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在和一些人文摄影师聊天的时候,快门时滞是一直会被关注的焦点。从按下快门到实际拍摄的响应速度,很多时候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在我们看来,iPhone 是目前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一个。从举起相机到看到照片,一切都很迅速。
但 iPhone 相机对于「瞬间」追求的方式不仅如此。
1. 重视 Live Photo。
很多人认为 Live Photo 不过是一个动图。但其实 Live Photo 在本质上就是对瞬间捕捉的「容错」。它的本质并不是让你记录视频,而是「尽可能地在拍摄瞬间前后捕捉更多」。
比如我们在拍摄家庭合影,拍摄一张可能效果不好,可能会有人不够自然,或有人出现「表情包」。这个时候 Live Photo 就可以补救这一切,你可以重新选择这张照片的前后一个瞬间,找到更好的表情内容。
而且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人在拍摄的那一刻可能会表情不自然,尤其是听到拍摄声音的时候。反倒是快门按下的前后会有精彩的表情,所以 LivePhoto 前后捕捉的瞬间反而是最有趣的。
(使用 Live Photo 捕捉宠物的精彩瞬间)
2. 严格遵循「可重来」原则。
我们都知道,现在 iPhone 的前期拍摄或者是后期中有了非常多可供选择的调整工具。比如我们可以选择滤镜、选择人像光效、选择光圈值等等。不过这些效果有的时候可能在一些瞬间捕捉中的呈现不够自然。但这张照片的表情也许你很喜欢。尤其是在人像模式中,这一现象最为明显,有些好看的肖像因为人像模式不自然可能会很可惜。
但在 iPhone 上没有关系,任何在前期后期的效果都可以一键还原为最基本的样子。这样你依然可以保留这个喜欢的瞬间,不需要忍痛删掉。
甚至是,也许你今天很喜欢一个滤镜效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你不喜欢,或者是某种原因你需要原图。没有关系,任何在 iPhone 内置相册里的调整你都可以还原到最开始。也就是说可以做到精彩瞬间「不浪费」。
所以,iPhone 通过「快速捕捉」的快门、「有容错」的实况照片、「不浪费」的可重来机制让你获得更加精彩的瞬间。这也是影像的魅力所在。
完整的后期系统
照片
我一直都说,其实对于照片后期来说,iPhone 自己相册里的后期工具就很强大。而在 iOS 13 中 iPhone 摄影后期工具就更加强大和完善。
从工具的角度讲,iPhone 相机的后期有两个系统组成。一个是摄影基本参数系统、一个是滤镜系统。
基本参数系统
这次 iOS 13 改进最大的就是基本参数系统。
(更直观的参数系统)
首先是界面的重新设计。
每一个参数指标都是用一个圆形的标志代表。我们可以通过滑动滚轮选择不同的参数,相比于上一代系统更加直观,而且只有一个层级。不需要多点一次进入对应的参数分组。而每一个参数的调节通过圆形标志的圆边有一个直观的强度展示。
其次还加入了很多新的调节功能。
包括「降噪」,「晕影」以及在建筑摄影中非常好用的「垂直」、「水平」校正等等。而补充了这几项以后,iPhone 几乎已经包含了在后期阶段需要的所有工具。
滤镜系统
滤镜系统,本质没有任何变化,依然还是和上一代 iOS 12 色彩相同。但是加入了一个我早就想要的功能,滤镜强度调节。
是的,我们都知道 iPhone 相机内置滤镜的使用体验非常好,而且很多用户很愿意使用。有个性的反差色也好,影调独特的黑白也好。
但是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不能调节强度。因为任何一个滤镜都不是万能的,都是需要根据实际拍摄调整才能呈现最好的效果。所以这可以让这些滤镜的使用场景更进一步。
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有些特殊效果。比如说我们可以使用黑白滤镜,然后降低强度有一种「做旧」的视觉效果。当然很多人会说,我可以使用其它滤镜软件。但,一个是不够直接,一个是 iPhone 的滤镜都可以还原,而其它的软件生成的滤镜则不可以。
视频
不过,这次 iOS 13 摄影更新的重头戏肯定是对于视频修饰的完整支持了。如果简单总结就是一句话:
「任何照片上的修饰功能都可以用在视频上,以及视频可以旋转了」。
(同等强大的视频调节工具)
更为重要的是,我使用过的所有的短片后期软件里,能够做到调节起来足够自然的少之又少,而目前 iOS 13 的内置视频调节效果是我在移动端上见到的最好的。
只要你上手调节任何一段视频的参数,你都一定会深有感触。一方面是因为 iPhone 影片硬件上的强大宽容度,一方面肯定是因为苹果能够利用软件算法充分利用自己拍摄的视频。
我现在甚至都期待苹果赶紧把这一套视频系统调节系统搬到 Mac 上来,这可以让我快速地制作一段视觉上非常舒适、并且极具风格的影片。尤其是黑白滤镜,在照片中就有独特的魅力,在影片中更是如此,使用以后轻松获得很棒的黑白电影的质感。
而且,最令人意外的是,它的视频调节依然是可以还原的,真的偏执。
当然,如果要说后期的玩法。iPhone 目前拥有质量最高、数量最多的后期软件资源。
在苹果的 App Store 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涌现出非常有意思的摄影后期软件。许多非常优秀的手机摄影后期软件都是优先考虑 iOS。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所以,即使从这个角度来看,iPhone 也依然拥有最为完整和强大的后期系统。
(App Store 中丰富的后期软件)
数字时代的影集「打造」
在摄影的纸质阶段,我们会留下实体的照片,为此我们还会使用一个相册把所有这一切收集起来。每当经过一段时间,我们都会翻开相册去回味那些精彩美好的独特瞬间。
但是现在,虽然我们的手机中有一个软件叫做「相册」,但是我们在发了朋友圈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再看到这些精彩的照片。
一个本质的变化是,我们在相纸时代,我们只会把最好的照片放入相册。而在数字时代,可以自由存储成千上万的照片,拥有一个「照片海洋」。
但,这也意味着曾经那些精彩的瞬间会像海水一样消失不见。
所以 iOS 13 一个非常重要的改进就是:苹果希望通过自己的算法帮你甄选出一些独特的瞬间,让你能够重新唤起属于你自己的专属记忆。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相册的层级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总的来说,iOS 13 的相册分为了两个层级。其中底层就是铺满了我们的照片。在上层则是对这些照片的控制和挑选按钮。有一种照片被压在一块玻璃板上,但是你通过玻璃板上的按钮就可以操控照片的感觉。在此逻辑上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增添了「相册照片的全局视图控制」。
通过点「+&-」来实现照片范围的选择。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快速定位。我的手机中有上万张相片,当我想要找到我一年前的一张照片时,需要一直滑动相册翻到手指酸。而现在就可以放到照片最小,直接快速定位。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加载速度极快,你不会看到任何一张照片是没有加载的状态。当然,这一个功能也可以直接使用两根手指的开合做到,更加迅速。
这个功能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你想要找到某个照片时,能够快速地在「海洋」中定位。
当然如果你不记得时间,也没有关系。只要记得照片中的大致内容、或者是人物都可以直接搜索。比如搜索一个「用餐」就会找提炼你吃饭的所有照片。当然这个功能肯定会存在误差,但是总体上可以用的不错。
除了用户自己主动寻找,iPhone 还利用时间单位为你进行照片的筛选。即天、月、年三个维度进行挑选。其中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它会挑选真正的照片而不是「屏幕截图」。
之所以会强调这一点,我相信大家的 iPhone 里「屏幕截图」会占据很大一部分。所以在你分别点选对应的时间节点时,iPhone 会自动帮你识别过滤一些「非照片的图片文件」,提升浏览体验。如果是精彩视频,你并不需要点击,本身会进行自动播放。
你也可以尝试使用 iPhone 的「回忆」功能,至少我自己是非常喜欢这个功能。一般会围绕时间地点帮你生成一个精彩短片。比如一次旅行回来,就可以生成专门旅行的视频。
(会自动帮你筛选某一天的精彩照片)
所以目前在 iPhone 相册中,苹果优化用户主动寻找方式的同时又提供「算法筛选」,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你回忆这些捕捉的瞬间。
这里有一点我特别想提的是,iPhone 的相册实在是太顺滑。我的 iPhone XS Max 上有 15000 张图片。竟然可以在相册里,随意查看放大缩小。
「没有加载过程,十分流畅」,真的是一件你觉得很应该,但实际做起来很难的事。相信只要你更新了 iOS 13 以后会深切体会到这一点。
尾声:Shot on iPhone
(Shot on iPhone XR)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想表达「iPhone 拍照最好」,而是希望想通过这一次的 iOS13 更新,分享我对于 iPhone 的摄影理念的了解。很多人会说:
「你说了这么多,硬件不是所谓的跑分第一就是不好,我就喜欢硬件好的,拍出来色彩艳丽的。」
这当然没有问题,如果你喜欢广角镜头,你喜欢超级夜景,喜欢特殊色调等等都没问题。这都属于理念的差异。而且,我完全同意这一点。而且相信未来 iPhone 相机的硬件也一定会有着相似的改变。
但我更想表达的是:
「手机相机特别考验对于『摄影本身』的理解,并不是单纯的硬件规格高就代表着是一个『优秀的相机』。你每一次按动快门,选择功能,修饰照片都是体验上完整的一环。而这也是我们认为 iPhone 在自己独特『摄影理念』的支撑下, 拥有出色的摄影体验的原因。而 iOS 13 的相机和相册正是基于此」。
这就是我理解的 iPhone 和 iOS 13 的全新相机、相册。
【来源:数字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