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网

月入30亿的约炮平台,《王者荣耀》的灰色产业链

 

5月份开始,腾讯在港交所的股价经历了一轮持续上涨,市值一举突破了3000亿美元。而这波股价上涨的背后,和腾讯旗下的天美工作室研发的手游离《王者荣耀》脱不开关系,并且受益于这款现象级手游,王者荣耀之父姚晓光已经斥资9800万元在香港买楼了。

 

 

App Annie发布的2017年5月全球手游指数榜单显示,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仅凭IOS平台的收入成功超过《怪物弹珠》拿下全球手游综合收入榜冠军,同时,其下载量也名列第一。

 

《王者荣耀》发展到现在,显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民现象级竞技手游。腾讯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王者荣耀》已坐拥2亿注册用户,涵盖多年龄段玩家,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创造了腾讯平台智能手机游戏的新纪录。

 

调查显示,《王者荣耀》DAU、MAU半年翻倍,5月份日活跃用户达5412.8万人,月活跃用户达1.63亿,较去年12月数据增长100%,也就是说,《王者荣耀》的仍在持续风靡。

 

《王者荣耀》开挂的路上,不仅捧起了腾讯的市值,其背后的产业链也为电竞行业打开了一个创业口,但与此同时,《王者荣耀》也面临着很多社会问题,人民日报批评其歪曲历史事实引争议,其社交关系的再沉淀也似乎要超越“陌陌”、“探探”,把游戏平台做成约炮平台。

 

 

负面声音不断,《王者荣耀》变“王者农药”

 

 

“诸葛亮是一名拥有超强单体爆发输出的法师,他的技能一旦精准命中敌人,都将获得谋略刻印,谋略刻印达到5层时,会召唤5颗法球围绕自身,自动攻击附近的敌人,造成高额伤害。”这是《王者荣耀》对英雄“诸葛亮”的介绍。

 

与诸葛亮一样,在《王者荣耀》中,截至目前一共出现了60多个中国历史英雄和神话传说人物的名字。李白、赵云、孙悟空、墨子、庄周、狄仁杰、貂蝉等耳熟能详的人物,但这些英雄都只是借用了英雄皮囊,而没有什么历史内涵。比如在《王者荣耀》中荆轲变成女的、李白成了刺客、扁鹊能用毒,都与历史脱线。

 

“王者农药”作为当下最红的手游,一直以历史人物作为IP塑造英雄,以此也吸引了一大批玩家入驻,但这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此前就有光明日报发文,同批《王者荣耀》歪曲历史,小学生玩王者荣耀容易形成错误的历史观。

 

调查显示,2017年5月的王者荣耀用户规模超两亿,渗透率高达22.3%,而在《王者荣耀》的用户分析数据中也显示了其玩家覆盖了中小学生、大学生、青年白领等各个年龄段。虽然数据显示十四岁以下的玩家仅占3.5%,但以《王者荣耀》两亿的用户基数计算,其中小学生玩家也已有700多万用户。

 

和《英雄联盟》等游戏的负面黑洞面一样,《王者荣耀》作为一款现象级手游,不仅造成了一堆“网瘾低龄玩家”,其扭曲的历史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更是巨大,毕竟700万14岁以下的玩家并不是小数目。

 

社交媒体上小学生为了买游戏皮肤“斥巨资”、“偷钱”等新闻已经不新鲜,先不说《王者荣耀》所塑造的历史世界对中小学生的荼毒程度,游戏能对一个孩子的学业以及家庭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看看近几年的新闻报道就可知一二。

 

一位孩子沉迷《王者荣耀》的家长就曾称:从小孩子就很乖巧优秀,成绩是种在班级前几名,自从玩上了王者荣耀,不但被发现偷拿她的手机给游戏主播打赏,还学会了骂脏话、暴躁易怒,甚至到了不让玩就绝食的地步。游戏一旦上瘾,必然拖孩子学业的后腿。

 

 

作为一款现象级手游,《王者荣耀》为什么大量用历史人物作为游戏的角色,而很少原创?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夏烈认为:一是历史人物没有版权,可以无成本、无纠纷地放心使用;二是历史人物没有距离感,能让玩家很自然地接受。

 

在遭几大党媒教育后,腾讯迅速改名了一些英雄,并在历史人物的介绍里加上“查看历史上的TA”按钮,推出全新原创角色。在旧角色“李白”的介绍里,可以通过“查看历史上的李白”看到记载在历史里“真实”的李白。但这些又有多大用处?

 

但正统文化对阵商业文化,腾讯关心的只是钱。“改名事件”只是为暂避风头,其游戏的商业文化也依然空洞。改名字不会对腾讯3000亿美元的市值产生影响,毕竟在利润的吸引下,腾讯已经去开发海外市场了,没时间“教小学生学历史”。

 

对玩家而言,该开黑开黑,该打排位打排位,没有多少人在乎英雄的名字是什么,毕竟不是奔着“学历史”去打游戏的。

 

 

上线名片相册功能,《王者荣耀》也要走约炮神器的路子了?

 

 

日前,王者荣耀体验服更新了一个全新功能,即个人资料里的交友名片中新增了一个名片相册。虽然需要审核,但基本只要不违规,生活照或者卡通人物照等都是可以通过审核的。

 

 

作为《王者荣耀》官方来讲增加相册功能,也利于社交关系的进一步沉淀,但此举也遭到了很多网友的吐槽:“王者荣耀”变“相亲荣耀”;玩游戏还是逛窑子;大型相亲交友游戏;又有一群老司机要滴滴带妹等戏谑声不断。事实上,有关《王者荣耀》玩家约炮的“故事”,在游戏论坛、贴吧等有相当多的讨论贴,也有人直接贴出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

 

20至30岁玩家作为《王者荣耀》用户粘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占到了其总玩家数量的50%,而且在数据显示中,陌陌一季度财报公布的MAU是8000万,而王者荣耀仅DAU就达到了8000万,远超陌陌。在《王者荣耀》2亿用户的基数上,因为越来越多的女性玩家的加入,其男女比例也在逐渐接近5:5中。

 

为什么说相比陌陌、探探等社交软件,《王者荣耀》建立社交关系更加简单呢?其实这是陌陌、探探等纯陌生人社交软件沉淀社交关系困难所导致的,陌陌与探探一心做社交平台,但陌生人间信用为零的社交尬局导致其很难将彼此“点赞”等的用户转化为稳定的社交关系。

 

与此相比,不“为约而约”的《王者荣耀》更像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建立在游戏基础上的男女关系与陌生人有质的区别,在虚拟的MOBA游戏世界中,开一局你就可以认识9个人,如果合作愉快还可以继续一起打怪,在团队合作、语音聊天等的催化下,其社交关系事实上已经打破了陌生人的鸿沟,要转化为线下关系就简单了很多。

 

至于相册功能,不过是看脸的世界里一张“至关重要”的名片。

 

 

《王者荣耀》引发创业潮,但同时“代练”灰色产业也在并行

 

 

不管是误导低龄群体还是要变成了约炮软件,不可否认都是,《王者荣耀》确实成了一个现象级的手游,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2015年的第三季度,MOBA类手游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发行已经六七年的《英雄联盟》和《Dota2》等端游的全球影响力虽达到了顶峰,但在手机端MOBA类游戏中连热门都排不上。

 

腾讯就是在这个时候,出了主打3V3的《王者荣耀》,其在在2016年的第四季度,一跃进入高居最受欢迎游戏类型的榜首,在MOBA类手游未进入红海时出现,《王者荣耀》占尽了天时地利。

 

腾讯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王者荣耀》第一季度月收入超过30亿,每天有8000万-9000万场对局,收入直逼微博2016财年全年净营收。正是这样的吸金能力下,A股涌现出许多纷纷与腾讯游戏合作的公司,王者荣耀概念股随之横空出世,而很多游戏创业者,也已经开始在王者荣耀的产业链上捞金。

 

这些游戏创业者的创业方向涵盖了内容、社群、电竞、等多个链条。以服务《王者荣耀》为宗旨的上海综皇文化来说,其主要业务是结合王者荣耀的艺人、解说、主持给腾讯提供内容服务。从去年到现在,公司签约的、王者荣耀解说、主持就有20位左右,而线上主播则高达300多位。

 

除了主持、解说和衍生的经纪公司,电竞赛事服务商也迎来了新机会。今年7月8日将举行的KPL第二赛季总决赛,王者荣耀的比赛将第一次在万人以上的体育馆里举办。

 

“《王者荣耀》作为中国人自研的手游产品,已经可以像英雄联盟、DOTA、CS:GO这样成为全世界在线下赛事上能够吸引最多观众的顶级产品,”承办赛事的运营商VSPN的CEO滕林季介绍,目前王者荣耀的赛事规模超过了公司承办的其他所有比赛的赛事规模。而未来,从硬件的转播车,到跟各个合作伙伴在上海以及全国其他城市开始合作建设的电子竞技的专业赛事场馆,会与腾讯一起投入数亿量级的资本。

 

但和诸多竞技游戏都会出现的灰色产业链“代练”一样,《王者荣耀》的“代练”产业也日趋严重。淘宝京东等作为第三方平台,早就上线了代练服务,在淘宝上搜索“王者荣耀代练”,销量排名最高的商品有38000多人购买,7万多条的买家评论。

 

 

虽然代练有风险,但高级玩家圈里利用代练赚钱的却不在少数。某淘宝店铺店主,身就是一位王者荣耀玩家和战队队长,他称“定价标准是维持一小时收入十元多,大家可以自己算下,一局一星20-30分钟,一段3-5星不等,一天10小时,一个代练的月收入也就三四千,维持生活的基本开销。

 

虽面临着“歪曲历史”、“约炮平台”、“灰色产业”等诸多问题,但以目前的局势来看,《王者荣耀》在MOBA类游戏中“霸权地位”已定,而且其现在已经“出海”,海外版的《王者荣耀》取名《Strike of Kings》其英雄技能等都和《王者荣耀》完全相似,除了英雄的角色设计与形象“因地制宜”做了改动。前一段时间,《Strike of Kings》的运营商PROXIMA BETA和DC漫画达成合作,取得了蝙蝠侠的授权,《Strike of Kings》也推出了英雄蝙蝠侠。

 

以《王者荣耀》全球市场持续扩大的局势来看,短期内在MOBA类游戏市场中似乎不可能出现能与之匹敌的对手。虽然游戏数据排名网站创始人痞子狼预测《王者荣耀》的生命周期应该在7年左右,但其的现象级是否只是昙花一现还有待考证。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