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打印批量化制造加速,博理新材料完成超 2 亿元 B 轮融资
近日苏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博理新材料 ")完成 B 轮融资,金额超 2 亿元人民币。由泸州航发集团、知来投资领投,多家战略投资者跟投,老股东金沙江联合、绿洲资本、中鑫创新进一步增持。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 3D 打印批量化制造技术的研发、工厂的投建,以及 AI 技术在 3D 打印行业的应用探索。
加快工厂建设, 3D 打印鞋生产批量化
博理新材料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以弹性体材料为核心的 3D 打印材料研发和 3D 打印产品的批量化制造。为了解决传统打印速度慢的问题,研发了 HALS(Hindered Asynchronous Light Synthesis ) 3D 打印技术,该技术将打印速度提升至传统技术的 20 - 100 倍,为博理新材料实现 3D 打印产品的批量化制造提供了基础。目前,博理新材料基于该技术研发的 3D 打印终端,主要应用与医疗、消费、运动装备、教育、文创等领域。
距上一段融资(2021 年 7 月)至本次再获投,已有 4 年,这期间博理新材料的重心主要放在了工艺升级、工厂建设和商务拓展的探索上。博理新材料首个工厂建成于 2020 年,截至今年 5 月,已在苏州、芜湖、扬州等地落地工厂。为了实现百万级规模的量产,博理新材料构建了智能云工厂体系。智能云工厂通过中央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管理的简单化、智能化与实时化。
3D 打印鞋
3D 打印鞋是博理新材料商业组成中的重要部分,目前的 3D 打印鞋类解决方案涵盖了鞋配件、中底、一体鞋、试穿鞋、鞋模等模块,鞋类生产连续 4 年实现高速增长。在品类端,包含了运动鞋、皮鞋、拖鞋、马拉松鞋、户外溯溪鞋、安全鞋、劳保鞋等。合作品牌包括李宁、匹克、斯凯奇等国内外运动品牌。批量生产 3D 打印鞋已被国家工信部列为国家首批 3D 打印增材制造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高性能材料在消费与工业领域的应用
在生活领域,博理新材料的弹性体材料为产品舒适性和功能性提升带来了新的可能。以其在鞋类产品中的应用为例,该材料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弯折疲劳性能,安全性能可靠,还具有出色的透气缓震特性。其特殊的分子结构能够高效吸收脚部落地时的冲击力,提供良好的缓震效果,有效减少运动对关节造成的损伤。同时,材料的高透气性设计使得空气能够在鞋内自由流通,及时排出脚部产生的湿气,时刻保持双脚干爽舒适,为消费者在运动过程中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体验。
除鞋类外,该弹性材料也在自行车坐垫、防震头盔等产品中得到应用。在防震头盔中,其能量吸收特性可有效分散撞击力,为头部安全保驾护航;应用于自行车坐垫,能依据人体坐姿动态分散压力,让使用者长时间骑行也不易感到疲惫。与传统材料相比,博理新材料新研发的弹性体生物基材料在耐用性和环保性能上更胜一筹,为日常生活和运动安全产品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工业品而言,散热和轻量化是提升产品性能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弹性体生物基材料在工业零部件制造方面,该材料能够有效传导热量,例如应用于部分产品外壳时,其特殊的晶格结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可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避免设备因过热出现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等问题,显著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轻量化方面,针对机器人制造、航空航天等对重量敏感的领域,博理新材料的高性能材料在保证高强度的同时,极大地减轻了部件重量。以人形机器人生产为例,采用博理的 3D 打印多层建构化蜂窝复合材料(包含弹性体生物基材料相关技术),该材料具有高弹性等多种特性,在减震、轻量化、散热性方面表现卓越。数据显示,其能量吸收率高、变形可恢复能力强,这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机动性,使其动作更加灵活敏捷,还降低了能耗,延长了续航时间。
应用场景
提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王文斌提出了从 AIGC 到 AIGT(人工智能生成终端产品)构想:" 通过物联网收集产品使用数据反哺 AIGC 算法,形成 " 设计 - 制造 - 迭代 " 的动态闭环,在 AIGC 大幅提升研发设计效率基础上,3D 打印智能云工厂接入 AIGT 系统后,实现跨地域产能调度,海外定制订单可在 48 小时内完成 " 设计 — 打印 — 全球交付。"
除了不断提高产能,实现 3D 打印行业从 AIGC 到 AIGT 会成为博理新材料的下一个目标。
投资人观点:
泸州航发集团董事长袁梽强:
博理新材料作为研发能力突出,具有稳定市场规模,扩产需求旺盛的非金属增材制造龙头企业,投资引入泸州建设量产基地,将填补泸州航发集团在非金属增材制造的短板,助力非金属增材制造产业的产能聚集区打造,推动 " 增材制造 + 医疗 "" 增材制造 + 居民消费 "" 增材制造 + 消费电子 " 等应用场景的开拓,牵引产业生态建设和规模化发展。
知来投资合伙人郝文举:
投资博理新材料,是我们对 3D 打印与人工智能融合这一赛道长期看好的有力证明。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3D 打印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彻底重塑整个制造业格局。
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D 打印将逐渐突破当前的应用边界。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例如精密电子设备制造,传统制造工艺在应对微小且复杂的零部件生产时,面临精度和效率的双重挑战。而博理新材料的 3D 打印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实现的智能控制与优化,能够制造出结构更精细、性能更卓越的电子零部件,满足电子产品不断向小型化、高性能化发展的需求。
在医疗健康行业,3D 打印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通过对患者医学影像数据的深度分析,人工智能可以精准设计出个性化的植入物、医疗器械,再借助 3D 打印技术快速制造。这不仅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还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推动医疗行业向个性化、精准化方向迈进。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