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之后,谁能拿下中国 APEC 第三城?
APEC,即将再次迎来 " 中国时间 "。
据报道,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 APEC 峰会 2026 东道主,继 2001 年、2014 年之后第三次举办 APEC 峰会。
前两次峰会花落京沪,2026 年 APEC,哪座城市有望脱颖而出?
一
能否承办重要国际盛会,历来都是城市能级和国际影响力的见证。
2026 年,中国第三次成为 APEC 峰会东道主,前两次分别落地上海、北京,谁能第三城的有力竞争者?
京沪之外,呼声最高的当属广州,深圳、成都其次,而举办过国际峰会的杭州、西安、厦门、青岛同样有一争之力。
作为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APEC 共有 21 个成员,涵盖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占世界人口的近 40%,以及全球贸易额的 60% 以上,地位举足轻重。
从历届 APEC 会议的举办城市来看,各国一般都以作为政治中心的首都为首选地,但也不乏经济中心或其他国际化城市的身影。
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与经济中心悉尼,韩国的首都首尔与第二大城市釜山,越南的首都河内与知名旅游城市岘港,都是这种配置。
在国际上,不是每个国家都将峰会放在首都。
美国三次 APEC 峰会分别花落西雅图、夏威夷、旧金山,日本两次峰会分别落地大阪、横滨,俄罗斯唯一的一次放在了远东的海参崴。
究其原因,APEC 会议是亚太经贸合作为主题,面向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是题中之意,相关举办城市自然也要有" 面向亚太 "的区位属性和经贸往来优势。
作为重大国际峰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不是一般城市所能承担,首都以政治交往功能为中心,而经济中心一般也是国际化大都市,在全球范围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成为 APEC 会议的标配。
二
回到 2026 年 APEC,谁最有希望成为中国 APEC 第三城?
京沪虽然都已举办过 APEC 峰会,但上海举办年份是 2001 年,迄今已有 23 年之久。
这 23 年,不仅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同样日新月异,从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逐步晋级为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和科技创新中心。
因此,如果要展现顶尖城市的突出发展成绩,新一届 APEC 会议未必没有再次放在上海的可能。
不过,这些年,上海早已成为众多国际级盛会的主场,未必需要 APEC 会议的再次加持。
抛开京沪来看,谁的希望最大?
其一,国家批复的战略定位,是否担起国际交往的重任,是不是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推动者。
从最新获批的各地 2035 总规可以看出,广州拿下了综合性门户的超级定位,这是与北京、上海足以比肩的高定位。
所谓综合性门户,指的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对内引领区域发展,对外承担对外交往、资源配置功能,代表国家开展国际交流。
与之对比,深圳则有 " 对外开放门户 " 的定位,着眼于外贸和投资层面,与 APEC 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宗旨相契合。
成都则被赋予 " 西部对外交往中心 " 的重任,沈阳则拿下了 " 东北亚重要的中心城市 " 这一定位,均凸显了其国际影响力。
其二,是否具有国际化的影响力,领事馆数量、航空枢纽等级、跨国企业数量,以及更为宏观的世界城市排名是主要参考指标。
根据 GaWc 发布的 2024 世界城市手册,北京、上海位列 Alpha+ 级城市,广州跻身 Alpha 级城市,深圳位居 Alpha- 级城市,成都、天津等城市跻身 Beta+ 级。
GaWC 关注的是全球连通性及全球化经济的融入度,衡量的是生产性服务业(金融、广告、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等)的发达程度,以此来定位一个城市世界影响力。
从领事馆数量来看,上海、广州断崖式领先,成都其次,重庆、沈阳、昆明、南宁等地领先,而深圳、杭州等经济强市则没有领事机构。
领事机构数量,是一地国际交往水平的体现,往往布局在大区中心,与经贸联系度、跨国企业分布、外国人数量等息息相关。
国际航空枢纽也是如此。根据最新国家航空枢纽分级,北京、上海、广州为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成都、深圳、重庆、昆明等 7 城为区位门户,而大连、杭州、合肥等 10 城则为区域枢纽。
其三,有没有举办大型国际盛会的经验,是否具备担起大型国际盛会的实力。
北京、上海历来都是各大国际盛会和国际赛事的首选地,而在京沪之外,一众超大特大城市也开始崭露头角。
从国际峰会来看,G20 之于杭州,金砖峰会之于厦门,上合峰会之于青岛,中亚峰会之于西安,都拓宽了这些城市的想象空间。
从国际大型赛事来看,广州、杭州先后承办了亚运会,深圳、成都先后承办了大运会,武汉有军运会,南京则有青奥会,多数城市都经历了大型赛事的历练。(参阅《谁能拿下中国奥运第二城》)
当然,这些都只是坊间的猜想,谁能最终胜出,取决于国家层面的宏观布局,一切皆有可能。
三
承办国际峰会,能带来什么?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型国际高端会议,几乎都花落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身上。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重新布局,加上国际地缘格局变化,一众强二线城市由于其区位优势或产业优势,借助国际盛会,开始在全球舞台崭露头角。
2016 年,G20 峰会在杭州举行,杭州也成为北京之外第二个举办 G20 峰会的内地城市," 杭州共识 " 更将其推向了新的高位。
这些年,杭州一直以跃居 " 一线城市 " 为追求,这背后除了数字经济带来的强大助力之外,不乏以 G20、亚运会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盛会的加持。
2017 年,金砖国家峰会在厦门举行,这场会议诞生的 " 厦门宣言 ",鼎新了全球经济治理架构。
随后,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落户厦门。借助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厦门在十四五规划中,顺势提出了 " 五中心一基地 " 的超级定位,除了金砖基地之外,从国际贸易中心到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旅游会展中心,无不是以 " 国际 " 为起点。
2018 年,上合组织峰会在青岛举行,青岛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举办上合峰会的城市,也是上合峰会扩员后举行的首次盛会。
借助这场盛会,青岛拿下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超级利好,而 "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 " 的口号从这里不胫而走。
2023 年,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这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 31 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自古以来,西安就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 " 一带一路 " 战略的提出,西安再度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在中国与中亚关系日益密切的当下,西安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因此,国际峰会或国际赛事之于城市,既能带来经济层面 " 盘活一座城 " 的乘数效应,又能带动城市能级、国际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所以,中国 APEC 第三城,究竟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国民经略